名人资料网,著名人物网,名人名言,历史故事
钟维双(1919~1978年)又名林辉,八都镇新楼灵山村人。民国20年(1931年)中共安(福安)德(宁德)县委在福安罐里村成立,革命浪潮波及与之毗邻的宁德半山、猴盾、新楼一带。钟维双的父亲钟阿品秘密参加革命活动,当交通员,常为传
马光富(1857~1921年),马世麒(1883~1937年),马振鍪(1914~1976年)又名马锦铭,都是宁德城关人。马家三代是马仁记竹枕的创始者和改革者。祖父马光富原是竹匠,手艺工巧。清咸丰年间,创制了蔑丝竹枕。用竹节宽疏的
陈邦兴(1918~1974年)别名阿龙。政和县天井乡人,贫农出身。陈邦兴幼时家遭兵燹,随父流落他乡。7岁到建瓯替地主放鸭、放牛、放羊。民国23年(1934年),参加建瓯工农游击队。民国27年1月,调省委警卫队任队员,后历任班长、队
谢赞聚(1896~1975年)霍童洪口人。民国21年(1932年)2月参加民主革命,民国2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民国27年,闽东工农红军北上抗日,国民党背信弃义,捕杀革命人士,破坏国共合作。党组织派谢赞聚去当“白皮红心”保长,表
阮子骥(1894~1972年)字家骏,号南人先生。漳湾下塘人。阮家祖辈行医,至子骥已6代。子骥幼承祖训,博览医书。23岁崭露头角,名噪乡里。28岁时,乡间暑瘟流行,他走街串户,挽救危重者甚众。子骥性刚直,常言“为医者不应只求身家温
汤银钗(1888~1966年)女,霍童梅坑后洋村人。民国22年(1933年)4月,银钗在其弟共产党员汤昌满的引导下,作为妇女第一个参加中洋里村贫农团组织。她把自己的家作为红军、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站。担负着送信、接待、掩护红军、游击队的重任,
林慈金(1916~1955年)七都村人,出生贫农家庭。从小丧父,孤儿寡母,靠砍柴换粮,捞海菜、挖苦菜度日。13岁时,家遭火灾,寄居邻舍。1949年,林慈金在土改中分到土地、房屋。1952年,林慈金组织7户贫农办起互助组,并任组长。
黄以褒(1890~1964年)名其荣,号一皤。霍童街人。出身贫苦家庭,幼年聪敏勤读,经族人推荐,进入霍童黄氏家族的双峰书室就读,亦读亦樵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赴福宁府(今霞浦)岁考,取甲辰科第十九名庠生,成为科举制度最后一科秀才。
阮元皋(1905~1951年)字鹤鸣,号承九。洋中镇青潭村人。元皋少时,上过私塾,后在霞浦作元学校和福州格致学校就学。民国16年(1927年)1月,在国共合作时期,中共地下党员郑长璋受组织派遣参加国民党,并被国民党省党部派回宁德筹
石磊(1892~1951年)原名东坡,字笑凡。石后乡石厝村人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其父石思善在莆田教会任牧师。是年,石磊11岁,随父在莆田进群小学读书。宣统二年(1910年),进福州青年会中学就读5年。民国5年(1916
www.zbgqw.com Powered By 名人资料网 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,全国著名人物介绍,历史故事,名人名言,著名历史事件,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