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湖南人物
2020-08-24 | 曾希圣(1904~1968),字腾光,出身于湖南省资兴县东乡牵牛坳。曾希圣于民国10年(1921 年)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。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,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。北伐时,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,任团教导员、教导团军事队长等职。
2020-08-24 | 赵循阳(1885-1959),原名启太,号明亮,瑶族,生于郴县永康乡(今资兴市碑记乡)茶坪村一户贫苦瑶民家庭。其父赵贵杰,以耕作为业,生子三人,循阳居长。循阳在童年时代就失去了父母,全靠祖母抚养长大。赵循阳九岁启蒙于本地一家私塾,四年后,在
2020-08-24 | 颜曹兴(1883-1961),又名颜宗鲁,字立全,退安,兴宁县七里乡浓塘村(今资兴市七里镇)。自幼颖慧,好读书,有少年才子之称。十岁时,本地一老学究专试其才,出上联“太公垂钓渭水”,颜旋及对曰:“老子躬耕浓塘”,对仗十分工整。但老学究认为太
2020-08-24 | 邝炳煌(1898-1981),别字介熙,资兴市兰市乡人。1925年1月,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。毕业后,先后在独立二师任少、中、上尉排、连长。1931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0师政治处处长,第6师政治训练处队长,江苏镇江要塞政训室中校
2020-08-24 | 何子伟(1903-1950),又名何昆雄,原籍资兴市州门司镇白筱村,1903年12月生于湖南酃县水口上坑,出生即过继给经商的叔父做儿子,家境较富裕。<br>何子伟先后就读资兴县乐城高小、长沙岳云中学、汉口明德大学商科。1924年5月入广州黄
2020-08-24 | 李荩萱(1903-1983),生于资兴蓼江镇一农家。1921年在郴州读书时,因对父母包办其婚姻不满,成亲两天后就跑回学校。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,与中共党员陶铸同学友好。1927年起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职。1937年当团长时参加淞沪抗战
2020-08-24 | 李克廷(1906-1978),字泪生,资兴市青腰镇黄金村人。1926年1月,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第一大队学习。北伐时,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排长、连长。1930年后,历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连长,陆军中、上校参谋主任(1937年被派
2020-08-24 | 段廷珪(1873—1960),初名段荣华,学名段兴黉,号碧江,晚年自号庸庵老人,清同治十二年(1873)三月八日生于兴宁县(今资兴市)寥江市。父亲段平熙,靠替人做雇工维持家计。后来稍有积蓄,便自租一个小店面,以染布为营生。段廷珪在家排行老
首页 « 上一页 下一页 » 尾页 第 139 页 / 共 358 页